高山锥(学名:Castanopsisdelavayi)为壳斗科锥属下的一个种。乔木,高达20米,灰白色的皮孔,枝、叶及花序轴均无毛。
一、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米,胸径60厘米,幼龄树的树皮略平滑,大树的树皮深裂且较厚,块状剥落,小枝及果序轴散生微凸起、与枝色相近而带灰白色的皮孔,枝、叶及花序轴均无毛。
叶近革质,干后略,硬而脆,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或同时兼有卵形或椭圆形的叶,长5-13厘米,宽3-7厘米,顶部甚短尖或圆,基部短尖或近于圆,叶缘常自中部或下部起有锯齿状、很少为波浪状疏裂齿,中脉在叶面细肋状凸起,侧脉亦常微凸,每边6-9条,支脉甚纤细,嫩叶叶背有黄棕色、糠秕状略松散的腊鳞层,成长叶呈灰白或银灰色;叶柄长7-15毫米,花序轴无或几无毛;雄花的雄蕊12、稀10枚;雌花序轴无毛,花柱3。稀2枚,长约1/2毫米。果序长10-15厘米,轴粗2-3毫米,幼嫩壳斗通常椭圆形,成熟壳斗阔卵形或近圆球形,基部具狭而略长的柄,斜向上升着生于果序轴上,2或3瓣开裂,连刺直径15-20毫米或稍更大,刺长3-6毫米,很少更长,离生或在基部合生及稍横向连生成圆或螺旋形3-5个刺环,很少合生至中部或中部稍上而具短小的鹿角状分枝,壳壁及刺被黄棕色蜡鳞及伏贴的微柔毛;坚果阔卵形,横径13-14毫米,高10-15毫米,顶端柱座四周有稀疏细伏毛,果脐在坚果的底部。
二、分布及环境
高山锥分布于四川西南部、云南、贵州西南部海拔-米山地杂木林中,为亚高山松栎林的主要树种。
三、经济价值
高山锥木材黄棕色,有少量宽木射线,材质坚重,强度大,耐水湿,适作桩、柱、建筑及家具材。其果实具有收敛,止泻,解毒。用于泄泻。用于心悸,耳鸣,腰痛。
四、繁殖方式
高山锥主要采用种子进行繁殖,其出苗率低,且遗传性状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京开源创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李长潇研究员发明的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繁殖来繁殖高山锥,正在进行研发中,该技术利用高山锥的一叶一芽来培育品种优良的高山锥种苗,如果研发成功,将大幅降低育苗的生产成本,并且出苗快,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是个全新的植物克隆新系统,完全离开实验室条件,能无变异、低成本、短周期、大规模、产业化大规模快繁生产,生产季节长,繁殖系数高,大规模生产成本低,适应性极广,无论南方北方,一年四季都可以用此技术进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