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260591/:
城步苗族称茶为“槚”(读jiǎ茶叶树的古称),称喝油茶为“茹卢贾”,与《尔雅》书中的“苦茶”的解释完全一致,说明城步苗乡油茶自后汉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城步苗族先民的居住环境山高水冷,气候严寒,蛮烟瘴气和毒蛇蚊虫横行。在缺医少药的古代,为了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他们只好靠多饮茶、喝浓茶抵御蛮烟瘴气,防治疾病。但过多的喝浓茶对身体反而不适。于是,他们试行在茶汤中加入适量的杂粮和调味品,既能预防疾病,又能充饥解渴,于是便形成“油茶”的雏形。通过漫长时间的演变,才形成今天的油茶。在长期受外地生活方式的猛烈冲击下,这种喝油茶的古俗仍然顽强地保留至今,说明苗乡油茶具有其顽强的生命力。
:
苗族人民崇尚龙舞文化,把龙作为苗族的图腾。《山海经·海内经》载:“南方…有人曰苗民,有神像人首蛇身”。《孟子·腾文公》“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中国,蛇龙居之”。《墨子·非攻下》“龙生于庙,三苗亡之时哭于市”,由此可见,苗族的先氏把“龙神”尊崇为有呼风唤雨、主宰水陆生灵的神圣,他们认为有“龙神”护佑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舞龙又称为舞龙灯。舞龙之俗早在唐代就盛行于苗族群众中,这里流传一首山歌:“十月里来立了冬,魏征丞相斩老龙。斩断老龙十二截,满身流血遍地红。”城步苗族每逢春节喜庆都由村寨组织舞龙活动,尤其以丹口镇下团村吊龙最有特色。
:
城步苗族自治县“贺郎歌”,是新娘嫁到新郎家结婚以后,当晚,在新郎家进行闹洞房时,演唱的一种歌曲,主要流传于城步苗族自治县的汀坪乡、白毛坪乡一带。
贺郎歌是一种集文学、歌唱、表演、宗教信仰及礼仪习俗于一体的综合型艺术,凡参加闹洞房的人,无论是男女老少均可唱,歌词除为首的“歌郎”有数首基本固定的以外,其余的均由演唱者即兴创作,但内容必须是贺新娘新郎的吉利话,闹洞盲者不受拘束,争相演唱,歌声,不断,有时可通宵达旦。
:
城步苗族自治县古时处于荆楚、骆越边界,境内既有巫山、又有巫水。然而,在全国各地县内有巫山或巫水者,屈指可数。譬如,在重庆、湖北两省(市)边境上有巫山;在重庆市东北部有巫山县、巫溪县(因县内有巫溪水,故名);在山东省肥成县西北有巫山(又名孝堂山),春秋朝代齐灵公登巫山以望晋师,即此地也。
湖南城步境内的巫山,座落在湘桂边境上,古时候称为古田山,至蜀汉初年始改为巫山。从这座山上发源的溪流,在战国、秦、汉时代,称为熊溪(又名熊溪),属“五溪”(沅江上游的溪、沅溪、酉溪、熊溪、辰溪)之一。同样,此溪直到蜀汉初年才改称巫水。它源于巫水,穿过无数深壑战,拐过四十八道大弯,自东南向西北流,经过城步县城南部、绥宁县、会同县、至怀化市的洪江市附近注入沅江。
:
在城步民间,至今仍流传着一个“赵家天子杨家将,换朝不换将“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我在小时候也听我父亲讲过。由于我对历史典故和神话故事很感兴趣,所以这个故事对我一直记忆犹析。
“赵家天子杨家将,换朝不换将”的故事,缘于湘、桂、滇、()川等省区杨氏先祖,飞山蛮部族首领杨再思的墓葬地。据《杨再思氏族通志》载:杨再思一生娶了五个妻子,共生有十个儿子,其家族十分庞大。他武艺高强,在八十多岁高龄时,还能带兵打仗,人称龙虎大将军。杨再思在平定叙州飞山南林寨后,将叙州改为诚州,以表示对朝延的忠诚,后因年事已高,又将诚州划分为十峒,实行峒制管理,分别交给他的十个儿子掌管,自已则回到当年下平蛮时安营扎寨的地方——京凉(即今茅坪镇金塔村)安度晚年。
:
“飞山庙”曾经是城步常见的一种庙宇,也是中国中部和南部过去常见的庙宇。可以说,在过去,凡是有杨姓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飞山庙”。这种庙宇一般都二至三进的单层四合建筑,体积宽大,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屋内厅柱粗大,檐柱穿枋前端雕饰有鲤鱼头部朝向厅内图案,屋住基石均阳刻有花草和飞禽走兽,整个建筑构思设计非常独特,且十分讲究。
:
苗绣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因苗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人文化难以波及的地方,苗族特殊的民俗文化一直支撑着这个古老民族的发展,形成了苗族地区特有的民俗风貌和人格精神。
苗族的刺绣艺术,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它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其内容贴近日常生产生活,风格质朴、率真。与生活的接近,还使苗族刺绣保留了艺术发生时的特征,即原始艺术时期艺术与生产活动或生活情景的一体化。
:
苗族婚嫁歌是城步苗族在婚嫁礼俗中演唱的抒情歌谣。主要有《酒歌》《哭嫁歌》《贺郎歌》。它起源于苗民族古老的山歌情歌和婚嫁习俗,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与民族习俗中积累演化并口耳相传下来的传统民歌。主要流传于城步五团、汀坪、镇南、土桥、丹口等苗族集聚区。
苗族婚嫁歌历史悠远,底蕴深厚,内容极其丰富。《酒歌》分十章,3400多行,30000多字,它从苗家礼仪开篇,述说苗族的来龙去脉,歌唱祖宗的英雄历史;《哭嫁歌》以哭伴唱,形式多样,有母女对哭,姑嫂哭、姐妹哭等,主要表达待嫁新娘悲喜交集的离情别绪,对父母、哥嫂、姐妹、邻居的思念之情,歌声悲切,感人心扉。《贺郎歌》是闹洞房演唱的祝福歌,喜庆欢乐,歌词由演唱者即兴创作,主要表现众人对新郎新娘未来美满婚姻的祝贺。
:
木叶吹歌,取材方便,信手摘来,一吹就叫,心里怎么想,口里怎么吹,只要是会唱的歌曲,都能吹奏出来。音域广阔,音色清脆悦耳,优美动听。即可独奏,也可合奏和伴奏、取材容易、携带方便。木叶吹歌这门技术,社会上会吹奏的人很少、聆听和了解的人不多,一旦进入艺术舞台表演,让观众耳目一新,过目不忘。
:
“庆鼓堂”是流传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境内的一种民间古傩祭祀舞蹈。是苗族巫师在主持苗族最重大的祭祀祖先大王神仪式“庆鼓堂”时表演的娱神乐人的巫傩舞。是只有民族语言,没有民族文字的苗族先民世世代代传播传承民族文化、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民族文化形式。
地处湘西南边陲的城步苗族自治县,自古被称为“南楚极边”“三苗古国”的“五溪蛮地”。独特的自然和地理环境,滋生和留存了苗族古傩舞“庆鼓堂”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
“城步苗族杨家将故事”是苗族群众根据城步当地杨姓苗族祖宗杨再思、杨再兴、杨完者、杨洪等五十多位历代苗族英雄的真实故事,经口头加工而发展演变出来的民间口头文学,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城步及周边的绥宁.新宁.靖州和广西龙胜等县市的苗族地区。
苗族杨家将故事主要讲述城步杨姓苗族历代先祖保家卫国,除暴安良,为民祈福的英雄故事,广泛流传的有《飞山峒神杨再思》《杨再兴血战小商河》《杨金花乌饭救兄长》《崇祯皇御封杨家将》等上百个传说故事。
下一期,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