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走路有什么好写的?细细想想,特别是一本正经地扳着指头想想,嘿,还真有点意思!
如果在城里走十里,迎面能碰到多少人?身边将驶过多少车?两侧会路过多少家商店?多少栋高楼大厦?答案有可能是近万人?数千车?数百家商店和几十栋大楼?
城里走路确实有点意思,但在秦岭山中,十里走完,却远远没这么精彩。路上几乎什么都没有,只有不会动的泥石、树木、杂草,以及偶尔出现的山民和一直延伸到远方的道路。
-1-
秦岭里面翻山越岭的细路很多,写哪一条?这次主要写秦岭南沟的道路,一条简陋的土路。
多少人以为,秦岭里面全是高山、树林、河流,其实里面也曾住过人,住着许多普普通通的秦岭人家,一度成了千、上了万,数也数不清,只是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
南沟沟口,半山腰上的那栋小房子,如同神仙居所一般。红顶白墙,看来是新近被打理过。有人搭理,那里面必定住着人。
是上了年纪的老两口,还是其乐融融的一大家子?这个答案无从知晓了,因为寻访南沟当天,我偷懒没爬上去,一切只能靠想象了。
真是遗憾!我故意留下的遗憾!
-2-
我们继续往里走,渐渐走进南沟深处。不远处有摩托车驶来,已经听到了发动机的轰鸣。
在山里走路的时候,听到身后有车过来,人往往会停下来,傻傻地站住等对方开过去。人家走远了,自己还会继续看着对方的背影,直到车子完全消失在视野里后,才悻悻地继续上路。
这完全是人在山野里的条件反射。仔细想想,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的。
如果是看到前面路上有人走来,那就更有意思了。
这时候心里一定在想:对方是谁?会不会刚好认识?等相互走近了,又止不住在想:要不要打招呼?说句什么话好呢?
但如果换个环境,是在城里潮流般涌动的人流里,虽然身边有那么多人走过,有谁值得你这样细想?有谁值得去认真打一个招呼?
-3-
“孩子多大了?”远处,走来一老一小两个人,看样子像是祖孙俩。年长者穿的那件衣服,应该是儿女留下的,很潮很时髦,所以显得并不那么老。
“五岁半!”不过等对方一开口,就知道她其实经历了岁月沧桑。
“上幼儿园了?”看小家伙的模样,应该是上学了,我们便试探地询问道。
“上了!”对方回答得干脆利落。
人在山中行走,相互遇见了,有话没话总会打声招呼。至于话题,几乎是脱口而出。见到带孩子的问孩子情况,见到背东西的问背的是啥。
不像是在城里,人和人见面了,开口往往问的是天气!天热不热,有没有下雨,这不明摆着么?有啥好说的?问这种话,感觉很虚伪!
-4-
刚才路过的祖孙走远了,没想到后面还跟着一条小白狗。
小白狗的毛很长,身上脏兮兮的。小狗看到我们后,既十分紧张,又不想跟丢了前面的主人。是进是退,难以抉择。
我们主动站到路边,停下来给这条小狗让路。我们是过客,他们才是这条山沟沟的主人。
目送祖孙俩的身影,以及那一只毛茸茸的小狗,渐行渐小、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道路转弯的地方后,南沟再次恢复了平静,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过一样。
这样的道路,只要还有人走过,就会有路的模样,一旦无人行走了,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荒草淹没,淹没在无穷无尽的时空之中。
-5-
南沟里面,住的人已经很少了,常常是走一里地,或者更远,才能看到一栋房子。留在山中的这些房子,大多数都已经空无一人。像对面这栋还有人居住的,其实是少数。
这栋房子跟前,女主人坐在大门旁,门口的土地里,玉米秆倒了一地,看来主人是刚刚劳动完正在休息。大门旁还贴着两个囍字,这是什么时候贴上去的?这场婚礼过去了多久?
正在深思遐想的时候,一辆小货车快速地从身旁驶过去。坐在副驾驶上面的人对我们喊道:“里面在修路,还有一户人家在修房子。”
我们在南沟走了十里,这是在路上碰到的唯一一辆四个轮子的东西。
“好的,你们先走,我们一会走过去看看!”我们对着车上的人喊道。
对方是在和我们打招呼么?我们为什么要回应这句话?在山里行走,太寂寞了,无论见了什么人,都有说话的冲动。
-6-
南沟的道路共有十里。前面的七里,政府已经拓宽,准备硬化。后面的三里,因为人少,没有硬化的打算。
村民自费请来一辆挖掘机,正在把没有硬化的路面简单进行平整。开挖机的小师傅见到我们,主动歇了火,跳下车来,腼腆地询问我们:“你们来玩啥?”
也许,如果这只猫能说话,它也会发出相同的疑问:“没吃的没喝的,这沟里有啥好玩的?”如果用文艺的话说,我会这样回答:我并非在远村行走,而是归返了故乡。
这句话的意境很美,后来我把它印到了我出版的散文集《远村行走》封面上。秦岭虽然不是我的家乡,但秦岭山民的生活状态,仿佛就是我童年生活的再现!
路过小河沟,碰见一只螃蟹,只是它行走的方式与我们不同,它是横着走的。
-7-
路边低处的山坡上,长着许多高大的落叶乔木,眼尖的朋友估计早就看出来了,那是栗子树,而且枝头挂满了青青的栗子球。
栗子,是我们在南沟行走时,随时随地都能碰到的东西,满山都是。这个季节的秦岭,山中产量最大,也最值钱的山货,就是这栗子了。
友人W站在路边,伸手碰触了一下栗子球,顿时闪电般把手缩了回来。“哎呀!有刺!好扎手!”栗子好吃栗球难摘,香甜软糯的栗子不但有壳,外面还包裹着一层针状的外衣!
这张照片中有22个栗球,其中右下角的栗球已经裂开,栗子早已掉落在地上。中间三五个栗球即将裂开,里面的栗子已经完全成熟。剩余的其他栗子,将在一个星期内完全成熟。
村民告诉我们,宁陕这地方盛产栗子,仅仅南沟这一条沟,一年的产量就有近20吨。
如果平均到每家每户,差不多都能收好几千斤。去年的价格,是每斤5元钱,仔细算了算,大家的收入还不错。
我扒开地上的枯草,捡拾了一颗栗子,轻轻地放在手里。深棕色的栗子外面,还有一层细细软软的绒毛,这是最新鲜的栗子。新鲜的栗子其实并不甜,晒干水分才会甜起来。
老房子背后陡峭的上坡上,整整一坡都是栗子树。看来,南沟20吨栗子的产量,所言非假。
-8-
突然,栗子树林里面,冒起一股青烟。风把烟吹散了,沟里顿时都是淡淡的烟火味道。
那里没有房子,不像是有人在生火做饭,而且烟雾那么大,也不可能是厨房的炊烟呀。难道是起山火了,但附近地里干活的村民,都不急不忙的,一副完全没事的样子。
仔细瞧,林子里还有明火,火势虽然不大,但火苗烧得旺旺的。
“没事,不是起火了,是在烧林子里的杂草!”村民告诉我们说,“要收栗子了,得把栗子林里的草收拾干净,方便打栗子,要不掉下来不好捡!”原来如此,我们白担心一场。
果然,再仔细看路边的栗子林,树下面全部都清理干净了,草被割倒,已经枯黄,铺满了一地。有些上坡的小路,还被重新修整了,方便行走。
南沟深处,路还在继续延伸,再往里走,还能碰到啥?
作者简介
专业行走,行走秦岭十余载,边走、边拍、边写,自创“行走体”散文,网络阅读一个亿,著有散文集《远村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