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叶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打卡红色宜昌革命星火,燎燃枝江澎 [复制链接]

1#

百年华诞恰是风华正茂。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周年,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品味红色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寻找那一面面最鲜红的旗帜,在红色故事中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打卡红色宜昌”第二站,让我们一起走进有着“川鄂门户、南北咽喉”之称的枝江吧。

打卡红色宜昌

枝江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之旅

枝江因“蜀江至此如乔木分枝”而得名,素有“川鄂门户、南北咽喉”之称。这里有优越的自然禀赋、更有厚重的红色历史。

视频来源:枝江融媒体中心

宜昌

打卡红色宜昌--枝江路线

安福寺镇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园

董市“两兰”展馆、董市镇桂花村“玛瑙书屋”

枝江市第一个党支部——高殿寺村

枝江市红色教育展厅

枝江市烈士陵园

潘天炎战斗英雄墓

第一站

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园

在安福寺镇徐家嘴村东北方的岗地上,一幢青瓦土坯的房子与革命遗址纪念碑毗邻而立,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徐家花屋,这里就是我们今天红色之旅的第一站。

年至年,在党组织的发动、领导下,以徐家花屋等地为中心,玛瑙河流域爆发了声势浩大、连绵起伏的革命斗争,成立游击武装,并建立红色苏区,坚持武装斗争达五年之久,书写了豪迈壮阔的革命历史篇章,成为当时鄂西农民运动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来,党组织以及农民武装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周边数百名的共产党人、农运骨干惨遭杀害,徐家花屋的门前洒下了烈士的鲜血,徐家花屋也被付之一炬。但连天大火并没有将徐家花屋彻底焚毁,那一段青砖墙壁如同烈士的革命精神一般屹立在历史洪流中,守望着革命的胜利。

为缅怀革命前辈,继承革命遗志,年,安福寺镇在徐家花屋旧址修建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园,并在遗址旁建立起一座革命遗址纪念碑,将这段峥嵘的红色记忆永远镌刻在天地之间。

纪念园内的碑体总高是8.7米,蕴含着党的“八七”会议开展武装斗争之意,碑体的正面是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碑的题名,碑体背面为碑记,基座是革命火炬造型,基座正面为汉白玉浮雕“玛瑙河风暴”,展现了当时农民运动的“宣传发动”、“革命暴动”、“烽火涌动”三大主题。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英烈长辞,但精神永存。徐家花屋的革命精神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用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和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将先烈们为之奋斗的图景一一变为现实。

第二站

董市“两兰”展馆、“玛瑙书屋”

作别徐家花屋,一路往董市镇行进,走进“两兰”展馆和“玛瑙书屋”,激发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

“英雄壮举撼天地,众口争夸姐妹兰。”30年前,枝江董市镇桂花乡信用分社出了两个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勇斗歹徒的女英雄,一位是已牺牲的杨大兰,另一位是潘星兰。因为她们名字中都有个“兰”字,因此人们亲切地称她们为“两兰”。

三十年来,枝江人民从未忘记过“两兰”英雄。此次红色之旅,一起走进“两兰”展馆,了解全国“金融卫士”杨大兰、潘星兰的英勇事迹,感悟“两兰”精神。

位于董市镇桂花村的“桂花村党支部红色书屋”——“玛瑙书屋”,是由一位名叫马良云的七旬老人自主创办的。这间从自家三楼专门腾出两个房间开辟而成的家庭阅览室,是马爷爷退休之后依然不忘发挥正能量、为社会服务的见证。

走进书屋,环顾一周,6个书柜、1张长桌,几乎填满了不大的空间。中共党史、红色印记、人物历史、文苑……上万册书籍和报刊被分为20大类,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从60年代中期到现在,他收集的资料史实跨度近半个世纪,藏书资料内容丰富又极具历史价值,成为了当地党员干部、村民和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

第三站

高殿寺村--枝江地区第一个党支部

年,枝江地区第一个党支部——高殿寺党支部在顾家店成立,由此拉开了枝江革命的序幕,一批批革命先驱前赴后继,留下了诸多英勇事迹。

在上世纪20年代的国民党统治时期,地主、土豪、劣绅的压榨将农民逼上绝路,人们在生死线上挣扎。此时,顾家店受革命思想影响的仁人志士们开启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党支部成立后,积极开展反帝反封建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参与革命斗争,在周边村落组织成立农民协会、妇女协会、少年儿童团,红色星火在此燎原。

站在高殿寺跌宕起伏的山岗上瞭望,革命先烈们的身影历历在目。他们为了解放水深火热的人民群众,不惜用自己的鲜血染红山野。也正是这些悲壮难忘的红色记忆,不断激励着当地人民奋勇前进的步伐。

第四站

枝江市红色教育展厅

枝江市红色教育展厅是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党员党性教育基地、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展厅面积多平方米,分为“序厅”“禀赋枝江”“风雨如磐”“开天辟地”“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变革”“圆梦有时”“尾厅”九个部分,将国家及枝江地域两个层面的红色资源有机整合,采用图文实物、场景再现、声光电技术等现代化展示手段,再现枝江不同时期的革命风云。

在这里,聆听枝江由古至今的发展历程,重温峥嵘岁月,接受红色洗礼。透过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能让你深刻感受到战争年代的腥风血雨,体会到革命前辈英勇抗战、浴血沙场的精神,进一步了解革命先烈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

第五站

枝江市烈士陵园

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一举攻克南京。随后,解放军47军、38军,于7月,挥戈南下,拉开了解放宜昌的序幕。

经过10天的鏖战,宜沙战役以我军全面胜利而宣告结束。那时,宜昌至沙市,沿长江仅有古老背、枝城、董市、江口等4大重镇,江口作为宜沙战役的最后方,有29名在宜沙战役中壮烈牺牲的烈士遗体被运送到江口古镇安埋。

年5月,中共江口镇党委、江口镇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兴建江口革命烈士纪念碑。占地60平方米,基座高1.5米,碑高7.5米。四面环水,东南架起一座20米长的小桥。塔的四周围有空花水泥栏杆;烈士陵园松柏苍翠,郁郁葱葱,四季花香,庄严肃穆。

松柏苍翠,丰碑岿然。年,枝江市委、市政府征地扩建烈士陵园,陵园占地0平方米,成为枝江市最大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基地。

第六站

潘天炎战斗英雄墓

“有一位青年战士,叫做潘天炎,打退鬼子的九次冲锋,军功章佩戴在胸前。”这是曾在志愿军中广泛传唱的一段单弦。

抗美援朝战士潘天炎,枝江市问安镇袁码头村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战斗,曾经孤身一人打退敌人9次冲锋,先后荣立大小军功4次,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青年英雄”称号,并于年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潘天炎英雄墓被命名为宜昌市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问安镇首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镇内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

这里是星火燎原的大地

从枝江第一个党支部

到玛瑙河畔徐家花屋

无不镌刻着枝江人民豪迈壮阔的历史史诗

这里的农民运动用鲜血点燃革命火种

这里是英雄辈出的热土

从全国“金融卫士”杨大兰、潘星兰

到“青年英雄”潘天炎

再到29位长眠于此的烈士

这片热土养育的儿女,用生命诠释

什么是热爱祖国,什么是忠于人民

在这片红色沃土上

红色基因早已融入人们的血脉

代代相传

往期相关推荐/p>

原标题:《『打卡红色宜昌』②:革命星火,燎燃枝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