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新治疗办法 https://m.39.net/pf/a_4687762.html“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宋代范成大《喜晴》
1.
转眼间,五月已至。
虽然街上行人的打扮依旧是“二八月,乱穿衣”,不过明晃晃的阳光、树梢间吹来的暖风,还有枝头颤动的蔷薇花蕾,都在告诉我们,夏天已经到来了。
今年的春天仿佛格外漫长,反复无常的气候又很是恼人,也捉弄着积蓄了整个寒冬的力量、想要抢占先机的春花。玉兰、红杏、碧桃、海棠、紫藤、郁金香、牡丹呼啦啦地缤纷盛放,却又在春寒料峭中悄然退场,无奈地把舞台让位给夏天的姊妹。
暮色里的一树玉兰,如同梵高笔下的《杏花》
雨后初霁,景山公园盛放的牡丹
2.
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夏天的花,不似春花那般娇弱惹人怜,也没有秋花与生俱来的倔强气质,最突出的特质便是开得恣意张扬、肆无忌惮,仿佛要把这得天独厚的季节优势尽情渲染,从头到脚,美得明艳动人。夏花,似乎也赢得了人间最多的喜爱。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唐﹞高骈《山亭夏日》
天冬/摄
蔷薇,是最先开放的夏花种类。唐人即爱蔷薇,以其清香四溢,常作诗文赞之。比及两宋,以蔷薇虽香而枝条柔曼,色又嫌妩媚,故视其作娇艳轻浮之花,品格不甚高。
﹝宋﹞张翊《花经》列之为“七品三命”。其花常以女子风姿入诗文,﹝宋﹞李廷忠《生查子》词咏蔷薇曰:“玉女翠帷熏,香粉开妆面。不是占春迟,羞被群花见。纤手折柔条,绛雪飞千片。流入紫金卮,未许停歌扇。”
天冬/摄
春末蔷薇始开,入夏花渐凋落,有留春不住之意。故而﹝宋﹞黄庭坚《清平乐》词言:“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又文人以蔷薇落红,喻家国欲坠,风雨飘摇。﹝唐﹞陆龟蒙《重题蔷薇》诗曰:“秾华自古不得久,况是倚春春已空。更被夜来风雨恶,满阶狼藉没多红。”
至明清时,世人不以蔷薇棘蘼多刺而恶之,反爱花艳香浓,又得蔷薇数般品种。《群芳谱》记蔷薇诸品,如朱千蔷薇、荷花蔷薇、刺梅堆、五色蔷薇、黄蔷薇、粉团,等等。
立夏二候,便是灿若云霞的杜鹃花了。
温室里培育的杜鹃盆栽,如今常作为年花出售。艳则艳矣,却少了些灵气。杜鹃花原本生长于山间,细看之下,喇叭状的花冠精致而骄傲,隔林远望,艳红的花枝宛如一抹愤怒的火焰,透着看似纤弱实则倔强的秀丽风韵。
天冬/摄
踯躅花开红照水,
鹧鸪飞绕青山嘴。
——﹝唐﹞皇甫松《天仙子》词
然而美妙的杜鹃花却有毒性,观赏自然无碍,但切不可放在嘴里嚼而吞之。华北山间最常见的野生杜鹃种类,叫作迎红杜鹃,曾有一群徒步穿越爱好者,其中一名男士,因摘了迎红杜鹃的花吃下,急性腹痛,而被抬下山送去急诊。毕竟,我们人类比不得嘤嘤嗡嗡采花蜜的野蜂,对这种艳丽的花儿无福消受。
立夏时节的第三候,便是芍药了。
芍药花盛于春尽之时,入夏仍娇,不若牡丹及一众春花,春过则萎。故而芍药乃有别名曰“婪尾春”。
因为形态相近,公园里常把牡丹和芍药种在一起,这也引来许多人的疑惑:哪个是牡丹,哪个是芍药呀?其实,牡丹和芍药的区分方法很简单:地上部分木质是牡丹,草质是芍药;通常小叶大多分裂的是牡丹,不裂者居多的是芍药。
天冬/摄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宋﹞姜夔《扬州慢》
《扬州慢》词中的“红药”,便是指娇艳的芍药花了。世之芍药,以扬州所产为最,盛名一如洛阳牡丹。﹝宋﹞张邦基《墨庄漫录》言:“扬州产芍药,其妙者不减于姚黄魏紫。”﹝宋﹞王观著有《扬州芍药谱》,后文人皆以维扬芍药入诗。
3.
观花赏花,感慨四季更迭、白云苍狗,应是老祖宗“遗传”给我们的习惯。多少文人墨客,因花动情,留下传承千年的诗篇词赋。
自宋朝开始,我国民间就有“花信风”一说,意在表达在某个节气或者时令,某种花恰好开放或者繁茂,仿佛风带来的开花的信息。
林雨飞/绘
通常流传“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指小寒至谷雨,每个节气以五日为“一候”,一节气有三候,每候有不同花开。但此说法具体所涉的花或植物,却始终没有明确指向。至明朝时,虽有人补全了每一番的花之种类,但物候混乱,多与植物学相悖。
在青年科普作家天冬(本名王辰)携插画师林雨飞合作完成的《七十二番花信风》一书中,以二十四节气贯穿全年,每节气以五日为一候,分三候,依古意选取了该节气或时令恰好开放的花,反映了四季中更细微的气候变化。
可以说,这本书以现代植物学的视角,遵循自然规律,为古人的“花信风”一说做了补全。每“一候”选取的花,全部为古人曾经描写或赞颂过的植物。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对于花的情感,也许会令你会心一笑,毕竟这些花,都是开放在我们身边的经典种类。
4.
下面是作者天冬老师的诉说。
这本书的名字叫《七十二番花信风》,讲的是七十二种植物和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每个节气3种花。有中文名字由来,有文学文化含义,有诗词,有典故,有考证,有节气,有时令,也有我自己和这些植物相遇的闲言碎语。配有精美的手绘插图,这也是我和小飞一起出的第一本书。
从这本书中,您可以看到七十二种传统花卉,看到它们的绘图,和它们的照片;
读到我和它们之间的小故事,轻松舒畅;
了解到这些植物在中国古代的名字、说辞、古诗文;
也能知晓它们对应如今的物种,包括拉丁学名和简要描述,以及部分常见的栽培品种。
那么天冬老师推荐的本书使用场景有哪些呢?
您可以拿着这本书,依着时令,去认植物,去读古诗,也可以以此为一扇门,进而深入挖掘植物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
您可以在茶余饭后随便读上一段,睡前读一段,等人的时候读一段,如厕的时候读一段,边晒太阳边喝咖啡边享受放空人生的时候读一段。
我喜欢这本书的印刷,毕竟是在印刷业界龙头雅昌印制的,绘图印出来比原图都精美。
我喜欢这本书没有腰封,没有镂空或者折纸艺术,没有厚厚的硬壳精装,只是一本正常而朴实的书,拿在手里,放在书架,都没有反人类结构。
我喜欢这本书封面略略做旧的质感,喜欢内页用的“嵩高樱花”纸张,轻薄、不反光。
我喜欢它的恰到好处的正常的开本,实物拿在手上非常舒服。再次致谢商务印书馆的用心和努力。
著名翻译家林少华说:“好书!不必焚香捧读,随手翻阅几页即满心欢喜。是的,如作者所说,花、花的信息、花的故事,无关吃喝,无关房贷,只是偶尔在你心间一角埋下一点点美好的可能性。而我想说,人世间还有比这种可能性更美好的吗?”
插画师年高说:“天冬的讲解总是那么风趣幽默。雨飞姐的植物水彩让这本书增色许多……画很适合印出来,有种古典美。这样的夫妻合作,我希望以后能再来一打!”
豆友离岛island说:“通过这本书,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关于花卉的知识,还能学习这些植物的中国文化意涵,即科普文史两不误,怡心情且长知识,是不可多得的四季繁花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