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叶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揭秘强大的苏联军队为何会一朝瓦解历史小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 http://www.yunweituan.com/m/

年12月25日,随着时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辞职,历史上已存在了69年的超级大国—苏联,轰然倒塌,顷刻解体。

苏联解体后,诺大的政党作鸟兽散,留下很多引人深思的教训。其中,苏联军队的瓦解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军队改革的失误,或许苏联也不会遭遇轰然倒塌的命运。

事实上,从苏联红军建立之日起,党指挥枪的传统就渗透于军队的内心深处,而将无产阶级军队牢牢掌握在无产阶级政党手中,更是列宁很早就确立的建军原则。正因为如此,建军初期,苏共就在红军中建立了坚实的组织系统,各级党组织、政治部和军队政治委员也先后被列入军队建设的重点行列。

在多次艰难的危急时刻,正是靠着苏共各级党组织在军队中的带头作用,苏联才先后战胜了国内外的各种敌人,取得了震惊世界的骄人战绩。

国内战争时期,苏共几乎动员了优秀党员总数的一半到红军中去,而这些优秀党员也将组织的政治传统运用于军队建设,最终构成了部队的基本核心。靠着这支红色劲旅,苏联在国内战争期间击败了十四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上下团结一致,它几乎是凭全国之力击败、埋葬了德军,取得了盟军一方的胜利。二战的战火唤醒了苏联,也锤炼了苏军,使它成为世界第二大军事集团。

然而,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军事集团,在年底竟然会在平静中瞬间消亡,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上世纪80年代,针对斯大林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戈尔巴乔夫开始推行“新思维”改革,其中对军队的改革也是新改革的重要一环。

为体现所谓的“民主化”思想,戈尔巴乔夫主动放弃了对军队的领导,并对军队具体编制进行调整。在戈尔巴乔夫的约束下,苏共逐渐削减了军费开支,先后裁撤军内各级政治机关和8万名政治工作军官(政治委员),在中央一级则撤销了总政治部。

注意,戈尔巴乔夫的军队改革首先是从裁撤政治工作人员进行的,这无疑是对列宁建军原则的全面否定。要知道,政治工作是军队的核心灵魂,没有政治上的约束,苏军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根本不能正常运转。

哪怕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军队贪腐之风盛行,勃列日涅夫本人及苏联高层也并未对军队进行政治改革。而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一纸“民主化”改革的文件却葬送了整个苏军政治体系,实在令人心痛。

根据戈尔巴乔夫时期制定的《苏共组织在武装部队中的工作条例》中规定,“苏共组织不得干涉军事指挥机关的工作和政工人员的确定,而随后修改的苏联新宪法更是从法律上剥夺了苏共对军队的领导权。如此荒唐局面,岂不令人痛心?但戈尔巴乔夫本人并未在意,他对此沾沾自喜,认为这是“民主化”进程必须要经历的一步。

戈尔巴乔夫改革后,苏军内部刮起了一股“退党风”,大批年轻军官主动退党,有的甚至还退出苏军内部、改投他党,这其中就包括时任苏联空军司令的沙波什尼科夫。苏联军队的这股妖风,最终成为危急时刻苏军没能挽救苏联的前奏。

戈尔巴乔夫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肆意改革,使苏军保卫人民专政的理想目标荡然无存,军队凝聚力、集体荣誉感也趋于消失。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苏军年轻军官思想意识混乱,极易接受新思想的鼓动,最终在“八一九”事变中倒戈一击,成为埋葬苏联的主要推手。

其实,苏军瓦解的重要原因,就是苏联领导人放弃了本应坚持的光辉大道。说到底,他们还是不相信曾经的宣誓,不再热爱自己所领导的国家,并利用自身掌握的权力使国家走向政治泥潭。而面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进攻,戈尔巴乔夫不进反退,致使苏军的公众形象“一夕倒塌”,达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其实,世间万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有其内在逻辑。曾经强盛一时的苏军或许也从未想过,被抛弃会是它最后的谢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