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棉木作为北方地区的乡土树种,因其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等优良特性,近几年已经成为北方地区当红的树种,种植数量在快速增长。在苗市低谷的环境下,我们怎样保证丝棉木不走白蜡、国槐、法桐的老路呢?笔者认为,除了要保持适当的存圃量,实现供需平衡外,多条腿走路是丝棉木发展的必经之路。
什么是多条腿走路?
说简单一点就是要让丝棉木步入异质化竞争的道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丝棉木主要是作景观树或者庭荫树,也有一部分应用作小园林路的行道树。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实现多条腿走路呢?笔者认为,把丝棉木的用途拓宽是关键。我们知道,丝棉木是小乔木,树高可达8米,这个高度作行道树一点也没有问题,而我们过去则只把其定位于景观树或庭荫树,没有把其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限制了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近几年,笔者在河北与山东两省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不少人都在培养精品丝棉木,株行距大,树干笔直,但在定干高度上还比较保守,多为1.8—2.2米,其实,这个高度应用于行道树是很牵强的。与众不同的是,山东省东营市六户镇的苗木种植大户邱炳国在培养丝棉木时,把定干高度都定为2.8米。他告诉笔者,这个定干高度作行道树很适合,已经引起了业内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