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叶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七年砥砺而成的一棵枣树,如何传递人文 [复制链接]

1#

周菁马志丹

*河万古不废,流经西豆峪村缓缓西去。*土高原亿年巍峨,养育了陕北千年枣树。七年实地拍摄,人心枣魂。

西豆峪村,当高亢嘹亮的陕北民歌响起,片片枣林映入眼帘,通过回顾张亮艰辛的创业历程,故事徐徐展开,最后一代枣农用浓厚的乡土口音道出了陕北红枣所面临的窘境,大面积枣树撂荒,令人痛心。当张亮的大女儿张馨予大声喊出“曼乔庄园”,一股新生力量穿透*土高原万年凝固,迎来了新的希冀。张亮以共生、利他的思维带领曼乔品牌成长,努力实现新时代三产融合、乡村振兴,他的倾注与坚守,他的倔强与固执,他是一个在*河岸边逐梦的“孤勇者”。

《一棵枣树》7年跟拍,从年正月十五启动拍摄,七年前后十次进入陕北神木市万镇镇西豆峪村,记录下*土高原万亩枣林的春夏秋冬;西豆峪村最后一代枣农对耕作枣树的不舍和坚守;张亮从大学生村官到在紧靠枣林的*河滩上艰难建成一座现代化红枣深加工工厂,再发展成为曼乔红枣科技园的创业历程。拍摄场记多达万字,在纪录片里出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有五十多位。

这部长篇纪录片具有故事片庞杂线条,真实完整地记录了大学生村官张亮扎根西豆峪村十四年,为帮助“千年枣乡”摆脱“枣贱伤农”的现状,艰难困厄努力奋斗。从普通的食用红枣到创立“中国红枣新时尚品牌”,此中记录的不仅仅是产品形态的变化,更是努力开凿西豆峪村枣农的幸福之路。在神木市*河边上有25万亩枣林,张亮想做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做好一个乡村振兴可复制的模式,千年枣乡才能够存续下去。

对乡村题材历史性深度挖掘

创造了乡村振兴故事讲述的新话语

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年全面启动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乡村经济走向繁荣、农民实现安居乐业的一次世纪创举,更是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承、凝聚乡村力量的重要举措。

乡村纪录片作为乡村乡土乡音乡情视听化记录的重要影像文本,在探讨乡村振兴故事的文化价值、理念价值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棵枣树》创造的正是一种扎根乡村生活、融入乡村生产、全景式历史性呈现乡村发展图景的新鲜叙事话语。

张亮,年出生于神木县大柳塔镇。大学刚毕业,张亮辗转青岛、惠州,深得老板重用。在晋升当口,却因家庭变故,决然为家人返乡创业。做装修公司、开灯饰店,生意越做越红火。

一次大学生村官考试,张亮吃上了公家饭。从陕北神木最北端的繁华,来到最南部的贫瘠。张亮被分派到万镇镇任村官。

在陕北*土高原秦晋*河大峡谷沿岸,生长着地球上级别最古老的数百万亩*河木枣,*河木枣物华天宝,又称“*河母枣”,它犹如镶嵌在母亲河项链上的红宝石,根深、果红,千百年来,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以济世利人的姿态守望着*土高原。

年以来,由于自然天灾和交通不便,让千年枣乡万镇镇的红枣无人问津。枣贱伤农,村官张亮看在眼里,为解决当地红枣产业的危机苦苦探寻出路。

张亮站出来,带头建起一个红枣深加工厂。他拜访了很多专家及科研机构,终于敲定了以红枣为主要原料的创新型产品“红枣咖啡”。年,张亮创立了“曼乔咖啡”品牌。

三年筹备,三年艰辛建厂。合伙人退出,资金链断裂,工厂一次次被迫停工。为寻找资金,张亮背负两千多万元债务。张亮毅然决定走下去,没有退路地往下走。

张亮从一名“大学生村官”到新型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带头人,从年至年,扎根枣乡西豆峪村已整整15年。这期间,他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的红枣与咖啡结合,成功打造了一杯“中式国民咖啡”,通过持续创新与深加工转化,将红枣产业链延长,通过品牌创建及打造特色红枣科技园文旅项目,成功走出了一条*土高原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年,张亮发起了“一棵枣树公益”活动。

“一棵枣树公益”,缘起于张亮对枣乡持续深度的思考。

固守枣乡的枣农们平均年龄已到65岁,有的已过古稀。最后一代枣农用浓厚的乡土口音道出了陕北红枣所面临的窘境,大面积枣树撂荒,令人痛心。

农耕文明的根基受到了挑战,赖以存续的乡村文明如何延续?从年至今,马志丹工作室正是怀着与主人公张亮一样的“乡土情怀”,走进了秦晋*河大峡谷岸边的神木市万镇镇,并对发生在这里的枣业振兴的故事进行了长达七年的持续跟拍。

著名纪录片导演弗拉哈迪认为,纪录片是一面镜子,映照着人们的生存境况。在《一棵枣树》主创者的眼中,把纪录片做真做实、做进人心,不仅能发挥“镜子”的功能,还能充当“三农”问题的叩问者,跟进“三农”问题的解决过程,展现国家振兴乡村战略带来的历史性转变,重塑乡村文化自信。

在叙事主线上,主创人员一边用主流媒体的视角,对张亮的创业故事及其*性自觉进行了跟拍记录,为他的责任和担当写真留影、为这群朴实勤劳憨厚纯良的枣农们画像立传。

导演马志丹

在叙事的复线之中,创作者又以人类影像学的学者身份,深度挖掘张亮和枣农们的生产生活故事中的各种细节:激烈的冲突和矛盾、暂时解不开的困境和可能失败的尝试、地方*府帮扶的介入和结果……从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开始,马志丹工作室先后拍摄、创作、播出了短纪录片《人心枣魂》、系列片《秦晋*河大峡谷里的曼乔庄园》上下集、长片《一棵枣树》等一系列优秀纪录片,期冀与张亮这样的新农人一起,突破现实困顿,找到陕北农村经济发展和农耕文明延续的答案,探寻前行方向。

近年来,受到新媒体、短视频播放平台的冲击,媒体传播的话语也在面临转型。对于乡村振兴这样的宏大叙事,需要媒体人历史性的深度话语建构,马志丹将这个理念总结为不浅尝辄止,不怕苦、不懒散,自讨苦吃,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具体到影像的创作中,就是从“三农问题”中一个个微小的现实问题切入、从一个个具体的、鲜活的故事展开叙述,大体量、长时间、全景式的时空记录,是纪录片的基本“笔法”,将韵昧深长的历史反思和卓越睿智的史学见识灌注其中,才是纪录片亟待建立的新的话语系统。

事实证明,张亮在西豆峪村枣林开展的艰辛的奋斗故事,他对*土高原、对枣林不离不弃的深情和眷念,对枣农充满扶爱帮助的初心感染和感动了天下人,他的事迹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年9月25日21:10《一棵枣树》在广东卫视播出后,认领“一棵枣树”的公益活动引发了热潮。

对乡村题材的人文式记录

开辟了新的创作角度

乡村文化内涵丰富,对乡村个体、群体的挖掘和意义呈现是乡村题材纪录片最深沉、最永恒的主题;也是能够引起最为广泛共鸣感的情愫着陆点。乡土乡情、乡音乡愁,平凡人平凡事,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寻常处境,都是乡村故事话语最触动人心的部分。

《一棵枣树》将视角投向秦晋*河边西豆峪村,聚焦到*员基层干部和枣农之间如父如子的情感相依,真实地记录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枣农与枣树与红枣的相生共荣,还有蕴含在真实影像中*土高原四季变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引起观众感动并能产生共鸣的,却是张亮一心一意要为枣农们摆脱“枣贱伤农,大规模减产、滞销”,振兴陕西红枣特色农产品经济的心路历程、曼乔品牌的创新历程。

一个被物理时空阻隔、普通平凡的生命个体,如何能够引发更多人的价值共鸣呢?在纪录片中,围绕在张亮周围的每一个个体都可以从侧面“见证”他这十五年的奋斗不息。张亮从村官到镇级干部,从丈夫到父亲,他有儿女情长,有小家庭要照顾,他是万千*河儿女的一员,他身上传达的是故土后人对家国的热爱和眷恋,对未来的憧憬和企盼。

纪录片中记录了患病多年的西豆峪村枣农贺娥贵、羊倌枣农李应章与张亮之间的信任和帮扶;记录了土生土长的陕北枣农后人、晋中碧桂园物业负责人武刘*深受张亮创业的初心鼓舞,决心要为家乡振兴尽一份绵薄之力的朴实承诺;也记录了住在辽宁省丹东市的一位女士,认可张亮对*河木枣的一往情深,她认领了三棵枣树成为会员,从远方寄来手写的一封情感真挚的信,由张亮大女儿张馨予念出来……这些与张亮有各种关联的人物交织,让张亮这个人物丰满而丰富,观众在理解他的生命情感、理想情怀之时,早已经与纪录片的语言叙述产生了互动,形成了最本质、最内在的沟通和交流,产生了情感体认和生命价值的共鸣共享共振。

与此同时,导演自身的人文情怀也在纪录片中处处显露,情真意切。导演马志丹在广州出生;她却多次公开表达自己对公里外的神木市万镇镇西豆峪村的深厚之情,在她和团队长达七年多的影像记录中,从张亮到处筹资艰辛建厂到发起“一棵枣树”公益;从张亮一人到陕北的最后一代枣农;从枣花吐蕊、羊群奔涌到枣果茵茵;从影影绰绰的吕梁山脉到凤凰山下宽阔平缓的*河大拐弯;从红枣熟透窸窣落地到陕北的《吉祥腰鼓》铿锵,正如她在导演自述中所言,之所以千里迢迢远赴拍摄,是因为这片万亩枣林长在*河边上,*河是中华民族文化孕育的母亲河,“我们身上的基因、骨骼、血肉、细胞、气息,都是从*河这片流域上祖祖辈辈孕育而传承下来的”。

《一棵枣树》中有一段“闲来之笔”,就是原北京市神木商会驻会秘书长李亮飞在曼乔庄园展厅给观众介绍*旅摄影家马夫的枣乡四季摄影展。他对着一幅摄影作品说到,“这*河的木枣每年八月十五就是这样打下来的,知道吧?你看,看这个,这就是西豆峪村,‘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那种感觉,感觉出来了吧”。透过纪录片的影像和摄影作品的再现,这段情节中有真人真景的现实性,更有真情实感的人文价值。

影片末尾,张亮坐在*土高原大石之上,籍由物理学中的熵增定律表达了自己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看法。他说,“因为中国乡村熵增太大了,空心化也比较严重,很多人离开了农村。”有了产业才可以注入新的活力来保证这种熵增的减少,“如果一直不这样去做,乡村就会沉寂。”

这一番话的采用,导演用意在于要引起观众的深刻思考,引起全社会对乡土中国逐渐衰败的深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