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叶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伏热何处避炎蒸觅得榛子清风岭大桥边6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zj/241210/d2ur9cy.html

中伏城区最热时候,我们迫不及待开启了这场寻找清凉的避暑之旅。

在宜巴高速兴山高岚出口时,车子的空调开到最大还是觉得酷热难耐。直到沿着高岚河支流下羊河旁的盘山公路一路而上,到了黄粮镇集镇的地界,打开窗户时发现外面的冷风吹进车内,比空调还舒服。大约一个小时后,抵达海拔米的榛子乡集镇,身着短袖短裤的我们感受到了四面八方涌来的凉意,开始后悔没有听从榛子乡板庙村党支部书记石万兴提醒“穿长袖长裤”。

绵延45华里的大谷地,是目前湖北鄂西山地已发现的最长、最宽阔的喀斯特谷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清风岭酒店就在丛林和绿水间。

30年前种下的这片水杉林,见证了榛子的变化。

林下步道架空而建。(聂烽摄)

夕阳瑜伽因气温低需穿长袖。

看来,这一趟避暑之旅,真是名副其实。

高得恰当,海拔米的四十五里高山大谷地

榛子乡平均海拔米,据传以一棵高大而古老的榛子树而得名。巧合的是,我们此前经过的黄粮镇,据说得名于古时一棵大黄连子,被称为黄连坪。这些典故,在《兴山县志》都是有迹可循的,看来古人起地名,有时候真是“信手拈来”。

榛子被称为兴山县的北大门,如果将电子地图放大一定倍数时,就会看到这里也是宜昌地理意义上“最北”所在。据考证,这里古时为三峡进入中原和秦地的走廊之一,一条古道从高阳蜿蜒而来,直抵保康和武当,在古道路基上修筑的省道,刚好从“北极”穿过。

从榛子乡集镇一拐弯,画风突变,此前一路看到的诸如宜昌海拔最高的仙女山都被抛在身后,面前突然平坦了起来,高山正在往左右两侧而去。

这就是传说中的“四十五里侯家坪”,顺着高山溪流一路往北绵延,直至保康的边界。这也是神农架穹隆和黄陵隆起两大地块的夹持,形成的独特地理地貌特点,是目前湖北鄂西山地已发现的最长、最宽阔的喀斯特谷地。

抵达板庙村一组的清风岭,海拔在米左右,如果算上低洼处和高山巅,附近一带海拔在米至米之间。这个高度却是最恰当不过了,相比较宜昌城区镇江阁的62米海拔高度,这里足足高出了米,按照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米气温下降0.6℃的规律,这里的夏天要比城区至少要低上近8℃,如果再算上高山植被等因素,体感温度可能会更低。

石万兴显然对高山避暑有些研究,说出了一大堆专家关于海拔米左右高山避暑的观点:海拔米至米,既避免了夏季太热,同时又避免了冬季太冷,是四季休闲的最佳海拔,“榛子乡平均海拔是米至米,这四十五里峡谷恰好就在这个平均海拔水平。”

绿得深刻,省道“绿色走廊”穿乡而过

抵达清风岭。

这里是“兴山乡村振兴试验区核心区”,由湖北万豪置业集团投资兴建的清风岭酒店、清风岭林下花园、紫龙山林旅康养基地等项目早在年7月就开始兴建,如今清风岭酒店已经开门迎客。湖北万豪置业集团旗下湖北华创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昭君原野”营销总监陈涛告诉我们,今年入伏以来,清风岭酒店入住率一直在90%以上,在8月初至今几乎是天天爆满,一房难求。

清风岭吸引力到底在哪?陈涛认为除了高得恰当提供舒适的避暑体验之外,就是榛子乡绿得深刻,省道穿乡而过,就是一条“绿色走廊”,“沿途是48万亩原生森林,森林覆盖率92%,数万珍稀物种,原野七彩密境。”

在清风岭酒店对面省道旁,就是成片成片的森林,走近之后就能够闻到一股芳香,陪同我们的石万兴说这是水杉的味道。这片水杉林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当地此前有传言说是当年知青下乡时所种,但是“昭君原野”项目部这边多次求证,最终从榛子乡当地文化学者甘元雄处得到了答案:这片水杉林是他工作第二年的年,和榛子乡同事们一起种下的,今年刚好30年。

苍翠的水杉直插云霄,抬头仰望,星星点点的阳光从30多米高的水杉丛中洒进来,山风一吹,别有一番风情,再配上水杉独有的芬芳和1.2万个/cm^3负氧离子含量,避暑之旅还增添了“洗肺”的项目。“昭君原野”销售经理曹晶晶告诉我们,榛子乡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1.2万个/cm^3。

此时,来自荆州的王宏辉带着孙子在林间漫步。因为孩子有哮喘,王宏辉每年暑期都会带孩子去一些高山避暑山庄小住。“这些年跑了贵州、重庆以及恩施一些地方,去年经朋友介绍来到‘昭君原野’,来到之后孩子非常适应这里环境,所以今年我们又来了。”他告诉我们,“以后高铁和省道扩建工程完工,荆州过来不到2个小时,这里是第二个家了。”

这片水杉林和其他乔木连接在一起,形成连绵的丛林。“昭君原野”在丛林里配套了星空帐篷营地、房车营地、儿童乐园以及篮球场羽毛球场等项目,项目之间靠木质架空步道连接。在儿童乐园里,为了不破坏地面植被,采取了架空木质栈道方式,道路遇到树时,就会将栈道上木板掏个大圆孔,给大树留够充足的生长空间,“所有的项目建设前提就是不破坏原有植被和森林。”陈涛告诉我们,“我们就是要最原生态的体验,既是保护绿色资源,又是体现‘昭君原野’的最大特色。”

凉得舒服,连续十年夏季平均气温22℃

时值正午时分,前一天在城区我们在空调房中不敢出门,而此刻在省道旁空旷地行走,并没有炎热感受。打开手机一看,此时宜昌城区温度是37℃,而清风岭只有27℃不到。当地气象资料显示,近10年来榛子乡夏季平均气温为22℃,全年年平均气温9℃。

一路来到酒店旁的兴山县乡村振兴试验区规划展示中心,一个巨大的沙盘前,有个近百人的团队正在倾听工作人员的讲解。曹晶晶告诉我们,这是当天从武汉来的一个看房团。

队伍中,来自武昌区的蒋远林夫妻显得比其他人都仔细,不时向工作人员提问。两位老人告诉我们,中午抵达时下车,就感受到了榛子乡清风岭的清凉,与大客车空调带来的清凉完全是两个概念。

关于夏季清凉,在当地工作几十年的石万兴是见证者。他告诉我们,很多年前就有宜昌城区、兴山县城以及保康一带的市民夏季过来避暑,“我们板庙村就有村民早早开起了旅社,每年夏季只要天气一热,就会爆满。”

只是当时条件有限,而且村民开的小旅社无法满足游客对于居住条件等高层次的需求,所以“榛子乡高山避暑”虽然在当时小有名气,但更多只是辐射到周边县区以及宜昌市部分人群,无法辐射到全省。

随着兴山县委、县政府作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试验区建设的决定》,决心举全县之力打造以避暑康养为特点的高山四季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最终引进湖北万豪置业集团参与核心区康养项目建设。榛子年7月底,乡村振兴试验区核心区首批投资12.3亿元的4个项目开建,配套设施也在逐渐完善,“榛子乡高山避暑”的名气开始在全省打响,尤其是在武汉地区市场的开发越来越好。“今年初紫龙山组团销售中,武汉市场的客人占据了一大半。”曹晶晶说,“武汉解封后,几乎每周都有3个以上的团队要来体验我们的高山避暑康养。”

此后的一个下午时间,我们在山中和林间穿梭,手机软件上显示的温度从27℃一直降到了下午5点左右的22℃。

入夜时分,清风岭酒店后面的烧烤基地变得喧嚣起来,游客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或闲聊,或去卡拉OK献唱一曲。

喧嚣褪去,人们慢慢伴随着山风入睡。此时我们注意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每个酒店房间都配备了空调,没有看到客房开了空调,因为只是打开窗户,就能享受到扑面而来的山风,深夜时不盖上被子都会觉得冷。“这也是我们这里另外一个特色,凉得舒服。”陈涛说。

四十五里大谷地不只是避暑康养

青龙口瀑布犹如白练悬挂在苍翠悬崖上。通讯员李明摄

板庙墙上麒麟清晰可见。聂烽摄

板庙老街很快就将迎来新生。通讯员李明摄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聂烽

清风岭的清晨,从鸟鸣开始。

吃过早餐来到水杉林散步洗肺,发现过道旁的小隔间里已经有两位妙龄女子正在摆摊,卖些当地的香菇和木耳等土特产,从她们的谈笑之中就能知晓这几天生意还不错。榛子乡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以来单日最高游客接待量已突破人次。

我们的向导石万兴和曹晶晶将第二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的,白龙潭、青龙口瀑布、万佛山、将军寨、猴面山、石柱埫、朝北坡、板庙老街。“实际上在榛子,不只是有避暑康养,还有很多风景秀丽的景点,住上几天可以玩得不重样。”曹晶晶说,“而且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致。”

我们的行程从板庙老街开始。

板庙街将开发,村民5年前愿望就要实现

宜昌最北,平均海拔米。

这样的字眼,会给人一种偏远大山深处封闭的感觉,但是套用在榛子并不合适,这里秦汉之后,就是三峡区域进入中原和秦地的通道之一,是官方驿道,自古以来客商川流不息,而板庙街是这繁华的见证者。

板庙街有新街和老街之分,新街在省道旁,老街在新街下面围绕古时驿道而建。

关于板庙这个名字的由来,相传是在明朝初年,有一名盐贩路过此地歇息,恰值晚霞满天,他望天祷告:“若此趟盈利,愿在此修一庙谢天。”卖完盐后,因本小利薄,无力修庙,只好用小块木板拼凑成一座象形小庙,悬于树上结愿,故名板庙。后至清咸丰年间,当地乡绅捐资建庙,并于庙门悬匾“板庙”。

相比于5年前,如今的板庙老街住户更少,大部分木质板房都被“铁将军”锁着,偶尔会有几个摄影爱好者在这里拿着相机或指挥着无人机拍摄,对于他们而言,老街里被遗忘的时光是光影最好的诠释,也是人们记住乡愁的最佳注脚。

我们查阅了不同年间多版本《兴山县志》等地方志,板庙都是作为一个“市”而存在,被称呼为“板庙市”:“板庙市,县北里,以二、四、五为热场,贸易亦夥。”

古时这里的繁华,我们很难再窥见,但是解放后省道旁的往来却是在当地老人的口中能够依稀保存,陈家英当年开的旅社,从板庙至宜昌的班车司机就是长期房客,而她当年工作的供销社,还获准供应白米饭,照顾往来的商人。

走过许多古街和老街,板庙老街的特色在于板壁房的建筑特色和每个住户背后的家族颠沛流离史:李家祖籍广东,祖辈当兵在宜昌沦陷时受伤流落到板庙,后在此安家;仇家是祖上从保康歇马镇搬来开荒种地;王家祖籍秭归水田坝,后人都不知道先祖为何搬到此处……

5年前的7月,我们就曾探访过这里,不到百人的小街道里,居然有来自广西、广东、四川等地的流民后裔在此居住。当时在板庙街上开旅社饭馆的李永春告诉我们,板庙街上的居民都盼着这里能开发成景区。

5年时间匆匆而过,变化让人目不暇接。板庙街几公里开外清风岭的变化,让板庙街的村民们羡慕不已,不过他们显得更为期待,因为湖北万豪置业集团的投资建设规划中,投资超亿元的板庙文旅小镇的项目即将开建,5年前村民们的愿望,即将成为现实。

随着板庙老街即将开发的消息被当地村民所知晓,他们都开始憧憬着这里恢复先祖时的热闹喧嚣。石万兴说,等老街开发后,村里的特色农产品会有了很多的销路,村民们也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白龙潭被打造成湿地公园,周边所有的景区都将改造升级

沿省道从板庙街往榛子集镇去,板庙村村委会不远处有个白龙潭。这些年见惯了乡野间的小景点,以为就是泥巴路连着一个小水潭。

等到我们一边吃着从村民门前摘的桃子,一边靠近白龙潭时,眼前却是一亮:红色的木质栈道围绕着一湾碧绿的水潭而建,水潭边水草丰美,栈道旁栽种着各种观赏树木和花卉,这里已经被建成了一处湿地公园。

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清风岭一带的山中四处漏水,白龙潭就是这样突兀地在山间出现,没有地表河流注入却四季有水,显然是有地下河为它提供水源。“在大旱的年景,这口白龙潭是周边村民最重要的水源。”石万兴说,“现在好了,榛子建了集中供水点,不怕大旱而且用水安全。”

乡野之间,每个地方都会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白龙潭也不例外,而且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相传白龙女下凡,觅人间佳婿以身相许,无奈触怒龙王,棒达鸳鸯,导致溢水成潭。石万兴说,曾经有村民想一探白龙潭的究竟,下潜10多米已仍无法探底,而且冰冷的潭水几乎让村民丢掉性命,“水里还有银鳞小鱼,终年不长大,传说只要女孩吃了这个鱼,长大必成美女,所以我们这的美女在十里八乡出了名。”

吃鱼让女孩变美,显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周围这山清水秀的滋养,让女孩有了出众的皮肤和淳朴的气质,或许就能理解了。

有白龙自然就有黑龙,果不其然,石万兴告诉我们在不远处的保康歇马镇境内就有个黑龙潭,背后都是两地先民与恶劣自然环境斗争的故事进行的神话演绎。

而在板庙村的边缘就是将军寨,这里明末清初时李来亨兵败至此曾筑寨坚守数月,所以这里还留有岩石墙、梳妆台、炮台和练兵场等遗址。“这里未来会建设冰雪公园,在这里可以滑雪,还可以住冰雪酒店,所以不止夏天来可以避暑,冬季也能有不一样的体验。”曹晶晶说。

不止有黑龙,还有青龙,同样是在这平地大峡谷间。当我们来到位于古家淌东方石柱村,就看到绿郁葱葱的悬崖间,一个洞口犹如青龙张嘴,在龙洞口有一银色瀑布飞流而下,景色颇为壮观,据说这个名字由来就是“因水从龙口而出”。

走马观花下来,觉得时间不够用,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这风景,就要赶往下个景点。“所以我们这里的景点,完全可以支撑多日避暑康养游。”曹晶晶说,“留住了游客,就能给当地农民带来收入,这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

耿家沟民宿天天爆满,修农耕博物馆串起和平乡居成新景点

从清风岭再往榛子集镇而去,很快就到了和平村的地界,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刻着村名,巨石旁一块平整的土地正在开工建设。“这里是农耕博物馆,由万豪集团投资兴建,它将串起和平村耿家沟一带的民宿农家乐和采摘基地。”曹晶晶介绍。

榛子乡去年投资万元,对和平村耿家沟一带43栋民房进行特色民居改造,充分挖掘“和”文化内涵,打造出“和平乡居”精品院落,并引导有条件的村民建成民宿15家、农家乐12家。“我们会有意识地将游客往这些民宿和农家乐介绍,因为只有村民富裕了,才会继续改造和升级,这样我们这一个片区才会形成一个整体,更具吸引力。”陈涛表示,“而且村民富了,乡村才能振兴,我们这个试验区才‘名副其实’,我们企业投资这片热土才更加有意义。”

走进这些民宿和农家乐,大门前都能看到改造前后的照片对比,真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清风岭这个核心区的避暑康养的开发,这里会迎来这么大的变化。

最大的民宿是“榛子避暑山庄”,这是村民张德芬年从兴山县城古夫镇回乡所建,她丢掉了县城的生意当时让人无法理解,但是如今23个客房几乎没有空过,终于让大家明白了当初的决定有多正确,尤其是这片兴山乡村振兴试验区核心区开工以来,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年收入比当年做生意时只高不低。

避暑山庄是“和平乡居”的起点,后面的民宿和农家乐各有特色,而且根据和平村的名字以及昭君“和”文化的特点,形成了“和”文化长廊,村民张立家的农家乐巷子人家旁“六尺巷”与他处的“和悦广场”、“和乐林”、“和议亭”相互呼应,走入其中就能受到一次“和”文化的熏陶。张立说,得益于湖北万豪置业集团对这一片的开发,如今开农家乐的收入比种田要高得多,而且清风岭酒店不断有客人经过推荐而来,每天都是客满,一年下来预计农家乐的收入能达80万元左右。

2年前,张立没有想到自己家的日子会有今天这样红火,一年会有近百万元的收入。而这2年间,曾以高山反季节蔬菜和烟叶种植闻名的榛子乡发生的变化,让曾经到访过这里的我们感叹不已。当年因先民开荒而获得“兴山粮仓”美誉的地方,得益于兴山县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湖北万豪置业集团的投资开发,第一产业过重和第三产业不足的“短板”如今已被改写,避暑康养旅游给当地村民带来了致富增收的机会,带来了乡村振兴的动力,全乡目前已有多名农民从事服务业,年全乡财政收入达到万元,农村人平纯收入达到元,同比大幅增长。

没有什么比实实在在的收入更有说服力,也难怪板庙街的村民们都在憧憬着老街开发后的日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