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叶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可一世,草衣木食骄傲又卑微活着的末代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他是清朝末代皇帝,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两次在位,两次退位,跌宕坎坷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如果那天,未满三岁的溥仪没有被选中入宫他也不会被后人称为“亡国之君”,受尽屈辱和折磨。

如果那天,他没有出生在那个家族,也就不会被安排好一生的命运。

他是爱新觉罗溥仪,逝世时享年61岁。从皇帝到公民,他的一生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低谷,最终还是归于平凡。他拥有过的一切不是自己争取的,逝去的所有也没有能力留住。这一切都不是他可以选择的,而是在时代的要挟下,他有这个使命和责任必须做到的。“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从他出生开始,他的身份就注定了他的一生起起落落的命运。或者说他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从慈禧寿终正寝的那一刻彻底结束了。

三岁就离开亲生母亲的怀抱,在其他的孩子仍然在母亲的怀里撒娇的时候,他已经随着乳母王焦氏进宫。直到生母去世,他也未能看她最后一眼。从那时候起就被作为一个皇帝抚养在宫中,所有人都把他当作九五之尊,向他传达一个思想“你是皇帝,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但是你不能出宫”。可三岁正是一个满眼都是蛐蛐的儿童玩耍的年龄。他不想经历勾心斗角的朝廷,不想一直被别人约束着做事。后来等到他满心欢喜地想要对朝政改革创新,却受到所有人的反对。在他看来,他做的一切都不是对的。生母去世,他想出宫看看,甚至爬到屋顶抗议却无效。结婚的时候,被选定了皇后,尽管这个皇后比他大很多也无处诉说。婚后想改革,却因为一场大火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直到那一天的到来,日本人侵入紫禁城。

如果那天,他没有入宫登上皇位,也许就不会一直被他人控制。

从他进入紫禁城开始,他的生命就不再属于自己,而且属于整个国家。他开始被他人利用,欺骗,操控着他的爱恨情仇。他的悲剧人生就是由他的身份造成的。“一如宫门深似海”,我之前一直觉得是说女人的,后来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深刻形象的表现作为他的一生。皇帝这个至高无比的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更多的是在皇宫暗无天日的被囚禁。登上皇位的时候,他还是个孩子,于是国家的朝政大事都由生父和太后管理者。身为皇帝却没有掌握过一天国家政权,却自欺欺人的继续做着他的皇帝梦。飘摇动荡的清王朝已经快走到尽头,趋势将他推向末路。

直到现在,我看来清王朝的灭亡也不应该把所有的罪过都怪到他的身上。当时,他也不过是个少不经事的孩子,一心只有蛐蛐,那时候所有的朝廷大事是由他的生父摄政王管制,后由隆裕太后下决定。“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溥仪的一生一直都被推着,连爬带滚地往前走,这条注定孤独的路,只能他一个人往前走。悲剧性的是不管他做什么,早已经注定好了结局。时光轰轰隆隆地走过烟雨平生,他的生命也在不断经历着曲折坎坷,谱写着末代皇帝的生命华章。

如果那天,他没有屈服于皇宫这个牢笼,就不会被囚禁在皇宫,还有那个世间。

“追人追不上,出门出不去。”偌大的皇宫,历史的长河,而他生存在那个时代越发显得渺小。他一直在追赶者,却始终跑不出去暗淡无光的日子。“我的一生就是高墙,从小在王府里是高墙,三岁是进宫当皇帝还是高墙,后来关在旅顺监狱又是高墙。”成为一个傀儡被别人一直利用着。皇宫这个笼子或许满是金碧辉煌,却始终给他禁锢。溥仪被迫登上皇位,被迫退位,退位以后生存下来举步维艰,一代皇帝在晚年接受劳改,舍弃自己的自尊心,抛下所有的高傲。逃亡中被苏联人挟持以后又成为外国人的掌中之物。

溥仪的一生经历坎坷颠沛流离,死后尸骨迁移黄陵,却始终没有逃过世间给他的束缚。“她不是笼子里的鸟,笼子里的鸟,开了笼还会飞出来,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死也死在屏风上。”用张爱玲的这句话来形容末代皇帝溥仪最为合适。在他生命晚年想要拿回祖宗的十一个排位也被禁止了,因为这些东西已经被列为了国家重点文物。在他再次想要返回紫禁城,却被工作人员告知要求买票时,溥仪复杂的心情又是如何的呢?一个人想要回到自己曾经的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却因为特殊的身份而一生约束着。

如果那天,他没有被扶持为傀儡,也就不会从最高峰坠落崖底。

他一定想过好好做个皇帝,完成宏图大业,他肯定也有山河统一的野心,想要一统天下,成为千古明君。此时的他和兵败的项羽一样,“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想到自己曾经拥有过的一切,最后却落到这个下场,是命运不眷顾他们罢了。后来我才明白,并不是溥仪没有这个统治天下的能力,而是各方面的势力并没有给过他权利。他活着就是为了国家,所以才一味地被他人利用背叛伤害。从高高在上的皇帝到进入劳改所改造,他的心情是多么复杂。经历了沉重的打击,整个人的思想已经被折磨到末路。在历史上河中一个人的渺小被打击得这么深。

“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大清的皇帝,我就不会心甘。”这是溥仪说的一句话。被迫和平退位之后,他愈发想当皇帝的火重新燃起,接二连三地谋求恢复皇帝之位。他已经彻彻底底地改变了,不惜一切的为了谋求皇位,甚至是百姓的生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从来没有哪一代帝王能够离开百姓的力量。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他的前半生不可一世的活着,后半生过着草衣木食的生活。可惜身在帝王家,没有帝王命。一个封建时代的工具,别无选择的傀儡,他用他的一生碰撞出新旧社会的摩擦。一生何求?只求来世落在平凡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