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叶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贵的花,杜鹃花开映满山 [复制链接]

1#

杜鹃花的品种极多,单是野生种便有余种,其天然分布范围极广,尤以亚太地区较为多见,欧洲和北美洲相对较少,非洲和南美洲则是极为罕见。我国华南和川蜀、西藏等地,便有余种杜鹃花,是全球拥有天然杜鹃花品种最多的国家,但就种类的“分布密度”而言,却是以赤道之南的新几内亚岛居冠,该岛蕴涵有近种的杜鹃族群,中国云南则以种左右居于分布密度第二的位置。

中国大陆的西南地区或靠近喜马拉雅山的不丹、锡金一带,最有可能是杜鹃花的源生地,因为上述地区常被发现到高大的乔木型杜鹃,而其他于全球各地生长的杜鹃,有可能是该等原生物种经过数千万年以上的散播后,遂演化为低矮状的灌木自19世纪中期起,欧美国家屡有学者从中国大陆购取或盗采杜鹃种源,使得杜鹃花在欧美地区日渐普及,未久之后杜鹃已是彼等权贵、庶民所共同钟爱的大众化花卉。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内,即存放有一截在20世纪初,盗伐自我国云南高黎贡山的一株已经长为乔木大树的高龄杜鹃标本。

近70%的天然杜鹃种类生长于海拔-米处,而杜鹃花所能适应的气候区可涵盖热带、亚热带、温带甚至寒带和高山地带的广衰区域,尤适合栽植于湿冷的温带区域,可见其生命力之强韧。

杜鹃花朵自长出花苞至凋零落地约25~30天的光景,视其种类和栽植于平地或山地而有不同的花期,像高山杜鹃便会较平地杜鹃晚约2-3个月开花,而且若干长于高地的杜鹃花,花期则会更为缩短。以台湾为例,每年3-4月是各种杜鹃花盛开的时期,并因在早春时段便可迎临它的芳踪,所以杜鹃花又有“报春花”之别称。其他的别称尚有踟躅、山石榴、唐杜鹃、满山红、映山红、清明花等,实在不胜枚举。惟其中的“满山红”、“映山红”只宜作为红色杜鹃花的别称,而不适合用于白色杜鹃花,故即使只是别称亦宜循名责实般的慎予使用;至于“报春花”、“清明花”的别名,乃强调它是在初春之际所开者,同可套用于形容别的花朵,如水仙花便亦有报春花之别名,而且在杜鹃花目之下,还另有报春花科花卉,宜予认清方不致于混淆。

一、形态特征

杜鹃为常绿植株,大部分为40-50厘米高的灌木或1-2米高的小乔木。少数生长于高山空旷地区的种类,为防止强风吹袭,乃有仅约10厘米高而几乎是匍匐于岩层石块上的紫背杜鹃(叶片背面紫红色或淡绿色);亦有株体高达20余米、枝桠可结出万枚繁花的大树杜鹃。

杜鹃的株干和枝桠皆颇平滑,具有多数分枝且又会再分出细长的枝条。叶片多为全缘,常会于枝条的端未处从生着3-7枚叶子,枝条上亦有互生之叶片,但因间隔小故已接近为对生,无托叶、近似革质并具明显的叶柄,叶片正面甚少或近乎无茸毛,背面则屡密被着倒伏性茸毛,尤以叶脉处为然;叶形有卵形、倒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等多种,叶基部呈钝尖形,先端锐尖并有一尖突,通常是长、宽各为3-5厘米和2~3厘米。但是不少种类的杜鹃,叶片互有极大的差异,叶片小者似成年人的指甲,大者可达70余厘米长、20余厘米宽。通常,就同一株杜鹃而言,春叶较短小,夏叶则是稍为变长又变宽,皆因夏日时经由良好的光合作用,养分充足所致。

美丽优雅的花朵,是整株杜鹃最受瞩目的部位,以2~6朵的花卉簇生于枝端处,组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两性,花冠为漏斗形或阔钟形,大都长成5瓣,多半是于春叶开始生长的同一时间开出花朵。因为花朵是绽开于枝桠尖顶,所以在花卉盛开期间,妈婷怒放的花儿还常会遮住叶片而显得更加亮眼,正因如此杜鹃花乃可成为众所雅爱的观花植物。植于平地的杜鹃花,花期在初春至伸春。

花梗长初春至仲春。花梗长1.0-1.5厘米,呈卵圆状并密被褐色硬毛的花萼长0.2~0.4厘米,先端有短5裂;花朵绽放时花径约为3.5~5.0厘米,花瓣有各种深浅不一的红色系列和白、*颜色或白底红边的形态,但在瓣内上方的淡色处皆有朱红色泽。雄蕊5~10枚,伸延至花冠外。雌蕊的花柱无茸毛,密被硬毛的子房呈卵圆形,受精后于7~9月结成的蹦果(少数为核果或浆果)亦是卵圆形。

杜鹃花类植物,还有一个多数人不知道的特点,就是它的全株各部位皆具毒性,尤以花和叶的毒性较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