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叶木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秘境蛮砖小乔木大树3个系列的蛮砖头春
TUhjnbcbe - 2025/4/26 17:09:00

蛮砖,西双版纳象明茶区的“易武茶”,作为古六大茶山之一的老牌山头,厚重的历史底蕴使它的出名成了必然。其次,蛮砖茶突出的山野气韵,高扬的花香等个性独具口感风味,也使蛮砖茶深受普洱茶发烧友的热烈追捧。总体来说,蛮砖茶的茶叶价格随市场行情逐年走高,今年也不例外。

从今年各个山头的天气状况来看,整体降雨量偏多,丰沛的降水不仅为蛮砖古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使其条索肥壮粗大之外,也“提早”了春茶开采时间(ps:由于古茶树的特殊性,从发芽到大规模开采,一般都在4月初或4月中下旬才开始),使荣家的小伙伴有幸早早尝鲜到了今年开春来的第一杯蛮砖茶。

那么,今年的蛮砖头春茶,在口感上和以往年份的蛮砖茶有什么不同呢?接下来我就通过本次试喝的蛮砖小乔木、秘境大树、古树三类蛮砖茶,来给大家简单说说它们的口感区别,希望对茶友们的春茶选购有帮助哦。

时间:年3月31日,13:15;天气:多云

测评人:简抒

备茶:各7克(年头春蛮砖·散茶:秘境大树、小乔木、古树)

备水:珍茗山泉水

备具:毫升盖碗

3款蛮砖茶干茶外观:条索肥硕颀长,梗长,银毫满披,干茶色泽墨绿便深;轻嗅干茶香气纯净馥郁。(ps:因3款茶的干茶外观差异不是很大,故不做细分。)

1.蛮砖小乔木

汤色绿黄透亮;入口鲜香,茶汤甜蜜顺滑,汤水细腻;往后品会有明显涩感,花蜜香交织,生津回甘绵润持久,茶味香甜柔和,只是耐泡度会略微欠缺一点。

叶底:黄绿肥嫩,叶色均匀,茶梗颀长,抻拉有韧性,叶底活性佳。

2.蛮砖秘境大树

汤色明黄透亮;茶汤入口馥郁鲜爽,山野花香;细品蜜韵甜醇,汤感稠厚,汤香聚而不散,香气凝聚成团;茶滋味均衡饱满,生津回甘绵绵不绝;

中后段茶汤中有丝丝苦底显现,舌面有轻微涩感,不过入口即化,后段茶滋味依旧均衡稳定,茶味香甜,持久耐泡;喉韵通透,气韵凌冽。

叶底:黄绿稍带红叶红梗,肥嫩壮硕,韧性与活性俱佳。

3.蛮砖古树

第一泡开汤之后,汤色偏红,第2泡后汤色逐渐正常,变得明黄透亮;茶汤略有水闷气,入口蜜甜柔和,苦弱涩轻;茶味风格整体偏甜柔性,滋味饱满稳定,汤感甜厚耐泡。

叶底:黄绿有活性,肥硕颀长,但工艺略有问题,存在明显的叶色不均现象。

从以上3款蛮砖茶的口感来说,若是给这3款茶排个名气,必然是秘境大树的口感优于小乔木(小树),优于古树,这个测评结果想必很多茶友都没预料到吧!

虽然很多人喝普洱茶都会以树龄论高下,但真实喝下来,你会知道树龄只是决定茶叶品质的一个方面,若是工艺不得当,即使树龄再大,也会对最终的成品茶品质带来一些不好影响。

拿以上3款茶来说,之所以断定它们的工艺有问题,一是从直接的口感品饮体验得出,另一个则是从叶底呈现出的外观形态间接暴露出的一些工艺问题。

以蛮砖秘境大树叶底出现的少量红叶红梗来说,“红叶红梗”的出现对于这款“森林茶”来说实属正常,这是因为蛮砖茶的茶青鲜叶运输路程较远,少量鲜叶可能在运输途中被“捂”到或“闷”到了,但因为是偶发性事件,它并不会对我们的品饮体验造成多大影响。其它造成红叶红梗的原因,可能还与茶叶制作过程中的摊青、杀青、揉捻等各个制茶工序有关。又或者是和茶树品种等有关,关于普洱茶出现红叶红梗的详细原因,之前我有专门写过,感兴趣的茶友可以自行搜索相关文章查看哦。

年的第一杯蛮砖春味,鲜香浓郁,山野花香满溢唇齿,绵润持久的生津回甘伴随着强劲的山野气韵......

作者:简抒

图片来源:荣瑞祥

1
查看完整版本: 秘境蛮砖小乔木大树3个系列的蛮砖头春